全球环保研究网PC版PC版 全球环保研究网手机版手机版
免费服务热线:400-6556-258

全球环保研究网

重庆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文】(4)

时间:2016-09-06 15:03来源:www.gepresearch.com 作者:重庆市政府 点击:
【摘要】《重庆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文】

       第四章  主要建设任务

       第一节  重点水源

       在强化节约用水、总体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调整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与布局,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总体目标,以规划大中型水源工程为骨干,以河库水系连通为纽带,优化现状水源工程配置格局,提高现状水源工程有效利用水平,切实增加有效供水,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加快推进城市应急水源工程,工业、农业和旅游等重要产业区水源保障工程建设。实施清淤、深挖、加坝扩容,推进塘库升级工程建设。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通过骨干水源、水系连通和城市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形成以大江大河提水工程为主体,蓄水工程为骨干,连通工程为纽带的多水源供水格局。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通过水库、引提水工程建设,形成以蓄水工程为主,蓄引提互济的供水格局。

       规划建设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45座、小型水库130座,水库总库容13.11亿立方米,年可供水量17.63亿立方米。规划建设引提水工程125处,年可供水量3.9亿立方米。

专栏3  重点水源工程重点建设任务

专栏3  重点水源工程重点建设任务

       第二节  农村供水

       采取管网延伸、改造配套、适当新建以及加强水源保护、信息化建设等措施,切实将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巩固住、稳定住、不反复。到2020年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人人喝干净水目标。围绕水质保障、供水保障、运行管护保障等三个方面加强农村饮水安全能力建设,为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实支撑。

       巩固完善供水设施,改造、扩建、新建工程14783处,覆盖受益人口1359万。改造集中供水工程6066处,改造供水规模117.2万吨/天,覆盖受益人口630万;对规模较大集中供水工程采取改造(或配套完善)水质净化设施、消毒设备、自检化验室、在线监测、改造管网等措施进行巩固提升,对小型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采取“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方式进一步优化整合。充分依托现有城镇、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富余供水能力,实施管网延伸、联网、扩建集中供水工程6993处,新建管网2.1万公里,覆盖受益人口508万。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724处;新增供水能力34.9万吨/天,覆盖受益人口221万。在有条件的地区,选择水量充沛、水质优良的可靠水源,新建标准化集中供水工程;对确实不具备建设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的偏远地区,采取新建小型集中或分散供水工程方式予以解决。

       强化工程运行维护。深化农村供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工程产权,落实工程管理主体、责任和经费;探索农村供水工程专业化、物业化管理,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化建设,提升水厂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工程长效运行。

       提升农村供水水质。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推进防护设施建设和标志设置。加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千吨万人以上工程配套水质化验室;完善农村饮水工程水质检测监测体系,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监管水平。

专栏4  农村供水重点建设任务

专栏4  农村供水重点建设任务

       第三节  防洪减灾

       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治理。加快推进长江干流及嘉陵江、乌江、涪江、渠江等14条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主要支流重点河段治理。以保护城市和重要乡镇为重点,在堤防护岸、河道清淤整治等传统治理经验措施的基础上,在城市防洪工程中开展生态堤防建设探索,实现城市防洪与城市景观的结合。实施防洪工程项目118个,涉及28个区县(自治县),建设堤防护岸工程570公里,综合治理河道长度520公里。其中,城市防洪工程项目60个,建设堤防护岸工程350公里。

       中小河流治理。以保护人口集中的城镇、工矿企业、乡村密集区河段为治理重点,采取堤防护岸护坡、清障清淤等主要措施,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防洪标准,防洪安全保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水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实施205个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项目,涉及34个区县(自治县),保护近300个乡(场)镇,建设堤防护岸工程1560公里,综合治理河道长度1200公里。

       山洪灾害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山洪灾害频发地区建成以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强化监测、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建设,治理山洪沟50条,综合治理河道长度120公里。启动农村河道整治。

       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通过大坝加高加固、溢洪道改扩建、坝体坝基防渗、水雨情监测等综合整治措施,全面恢复病险水库供水能力及防洪能力,保障水库工程及下游安全。整治病险水库(水闸)107座,其中中型4座、小(一)型10座、小(二)型90座、中型水闸3座。

       易涝地区治涝工程。通过拆除阻洪建筑,加高加固堤防,建设排洪渠(隧洞)、撇洪沟、排涝泵站和涵闸等措施,提高涝区排涝标准,保护涝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治理重点涝区34个。

专栏5  防洪减灾重点建设任务

专栏5  防洪减灾重点建设任务

       第四节  农田灌溉

       以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加大骨干渠系配套改造力度,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加快实施节水减排工程,实现灌溉 “旱能灌、涝能排”和“少灌水、高利用、低排放”,提升节水灌溉水平,促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发展布局相协调。以蔬菜、油料、柑橘、榨菜等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强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支撑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与1000万亩标准化产业基地建设,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全面完成规划内7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骨干工程投资任务。完成25个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大力开展“五小工程”建设,着力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清淤、深挖、加坝扩容、防渗、加固除险等方式全面实施山坪塘整治,实施农用机电提灌站改造。因地制宜地发展节水灌溉,做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

专栏6  农田灌溉重点建设任务

专栏6  农田灌溉重点建设任务

       第五节  水生态

       水资源保护。加快推进城镇、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和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生态环境,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实现水功能区保护目标。建设120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750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实施40条河流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因地制宜加大封山育林管理力度,增强自然修复能力,加快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效遏制三峡库区、山洪灾害易发区、革命老区、坡耕地、石漠化地区等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构建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在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加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加大整治坡耕地和建设生态经济型小流域。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000平方公里,其中水利系统 2000平方公里。综合治理小流域200条,其中清洁小流域治理30条。

       农村水电。实施农村水电扶贫工程和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增加清洁能源,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保护山区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和改造农村中小水电项目265个,规划装机容量88.97万千瓦,其中“十三五”新增装机容量30万千瓦。

       三峡库区水生态保护。加强库区水资源保护,开展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实施水源地水污染防治,严禁流域内污水直排,开展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重点整治和管理入河排污口;拦截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库区营养与富营养化;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生态涵养林、消落带植被恢复和人工湿地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通过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草建设等,提升水源源头区的涵养能力;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与综合治理,在人口集中区推进清洁小流域建设;强化山洪和泥石流沟道植物治理措施;加强岩溶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结合高山生态移民搬迁,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着力涵养保护好库区青山绿水。

       河库水系连通工程。坚持恢复自然连通与人工连通相结合,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河库水系连通体系。在水资源短缺的渝西和垫江县、梁平县等地区,优先推进以水资源配置、防洪减灾和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为主要功能的河库水系连通。在水资源条件具备的城市,因地制宜实施清淤疏浚,打通阻隔,保护和恢复城市河库生态系统及功能。

专栏7  水生态建设重点任务

专栏7  水生态建设重点任务

推荐文章
广告条C2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定制 定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