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保研究网PC版PC版 全球环保研究网手机版手机版
免费服务热线:400-6556-258

全球环保研究网

制造强国迈向中高端——2016能源装备发展综述(2)

时间:2016-12-28 10:44来源:www.gepresearch.com 作者:中国能源报 点击:
【摘要】2016年,堪称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元年。这一年,既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第一个十年目标的开局年,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工业结构深度调整的攻坚年,《中国制造2025》绘制了一幅由大变强的强国宏图,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进一步创造和引领高端需求。   砥砺前行,梦想可期。这一年,因势而谋,十余个产业政策有的放矢;这一年,应势而动,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这一年,顺势

  2 产业篇  

  调整

  践行供给侧改革

  增速回升

  政策精准发力,产业企稳向好。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在机械工业重点监测的119种主要产品产量中,超过半数品种(65种)同比增长,市场需求倒逼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9.1%,分别高于同期工业及制造业3.1和2.2个百分点,同时高于上年同期机械工业4个百分点;机械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34万亿元,同比增长7.19%,高于同期全国工业3.5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机械工业增速4.27个百分点;机械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14万亿元,同比增长7.43%,低于同期全国工业0.95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机械工业增速7.09个百分点。

  尤其是电工电器行业,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5万亿元,同比增长6.39%,新增收入0.25万亿元,占同期机械工业新增收入的21.43%。

  结构持续优化

  增速回升的动力来自于产业深层次结构性调整带来的内生动力。

  首先,高端设备自主研发带来新的需求,大型核电、水电、火电、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煤矿综采等领域一批核心产品自主研制成功;油气长输管线国产燃驱压缩机组、超大采高煤矿智能输送系统等投入运用,进一步满足了能源工程对高端装备的需求。

  其次,“三基”领域发展持续推进,特高压交直流套管、核电控制棒驱动机构堆焊双齿钩爪等自主研发成功和实现工程应用,逐步改变了能源装备大而不强、基础配套能力薄弱的局面。突破配套瓶颈,夯实产业基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保障了重大工程项目的自主化水平和国产化率,为“走出去”提供显现的“中国基因”;另一方面,可以完全替代进口,既节约了大量的外汇,也摆脱了受制于人的扼喉之痛。

  再次,制造业服务化创造利润新增点。今年电气设备企业积极参与燃煤电厂节能环保改造,创收可观。设备企业通过制造与服务融合催生新的产业业态,推动企业实现从单纯的产品生产制造商向综合性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跨越,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

  扭亏脱困

  虽然产业企稳向好,增长更具含金量,但是企业的经营状况仍不容乐观。

  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将持续处在“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存在下行压力,传统产业产能普遍过剩,新的增长方式尚未完全显现,面临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的阵痛。在此背景下,新增市场急剧下滑,项目执行放缓或中断,货款回收难度加大,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接踵而至,设备企业在盈亏临界边缘艰辛拼搏。

  从能源装备大型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看,主要设备企业虽然盈利不佳、甚至亏损,但在新常态下企业在经营上换挡不改势、失速不失力,重机企业在主业深陷亏损后,积极开辟新的市场领域,电气企业在增量萎缩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存量的改造和服务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低价竞争、回款困难等正成为左右设备企业盈亏状况的大力推手。

  设备企业盈利的方向应该从这些薄弱环节着手,切实规范招投标过程中优胜优出和遏制最低价中标制度,着力监督合同甲方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交付款制度,清除设备企业内讧、内耗的不合理要素。

  提质增效

  企业的经营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完全归责于内需不旺,而是满足高端需求的有效供给不足。

  社会热议的国人赴日抢购马桶盖、电饭煲事件形象地反映了制造业高端产品不足、中低端产品过剩的结构性产能矛盾。从2015年开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开序幕,改革旨在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进入“十三五”,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制造强国战略双轮驱动下,能源装备面临的不再是数量与规模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根重要主线。

推荐文章
广告条C2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定制 定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