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保研究网PC版PC版 全球环保研究网手机版手机版
免费服务热线:400-6556-258

全球环保研究网

有机废气治理行业2016年发展综述(3)

时间:2018-02-02 16:50来源:www.gepresearch.com 作者:环保产业协会 点击:
【摘要】本报告综述了中国有机废气(VOCs)治理行业的发展环境,介绍了行业技术发展进展,分析了行业的经营状况及市场特点,针对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3.4除臭市场需求巨大,除臭技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异味扰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之一,由于异味扰民引起的投诉事件近年来不断增加,异味的治理工作已经成为各地环境保护部门最为关注的问题。

异味的产生源包括工业源和生活源。工业源包括炼油、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精细化工、日用化工、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农药、化肥、纺织印染、工业污水处理、食品加工、肉产品加工、海产品加工、饲料加工等众多行业;生活源包括垃圾储存与转运、垃圾填埋与焚烧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堆肥、餐饮油烟等。异味污染物排放浓度低,一般在几十ppm以下,有的甚至在ppb级,治理困难。由于涉及的行业众多,加之之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异味污染的遗留问题多,目前异味治理的市场巨大,为此近年来涉及到异味治理的相关技术发展迅速。

异味治理技术涉及到吸附技术、吸收技术、生物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常温催化氧化技术、光氧化及光催化技术等,各种治理技术目前均有所应用。其中以吸附技术、吸收技术、生物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为主,光氧化及光催化技术近年来也部分得到了应用,但具体的、长期的治理效果有待进一步考察与评估。此外,采用植物液掩蔽法去除异味在诸如垃圾转运站等场合也得到了大量应用。从目前的实际治理情况来看,治理企业普遍缺乏针对不同来源废气排放特征的认识,光催化、光氧化等技术效率低、处理排放成分解析又非常困难,在技术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治理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

3.5不同工艺交互融合,组合技术发展迅速

VOCs治理的难点在于成分极其复杂,不同类型的化合物性质各异,在大多数行业中所产生的VOCs又是以混合物的形式排放。因此采用单一的治理技术往往难以达到治理效果,在经济上也不合理,通常情况下需要采用多种治理技术组合的治理工艺。因此近年来各种组合治理工艺发展迅速,如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吸附浓缩+高温焚烧技术、吸附浓缩+吸收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吸收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技术等。采用组合治理技术,净化效果上考虑是为了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从成本上则可以降低治理费用,以最低的代价实现治理效果。从目前的治理实践来看,大部分行业中VOCs的治理都需要采用组合技术,有些行业甚至需要采用两种以上的组合技术以实现治理效果。

在低浓度VOCs和异味治理技术中,近年来一些组合或协同治理技术的研究工作已有所突破。其中,由淄博宝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常温催化氧化技术”获得了突破。该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复合催化剂,在臭氧辅助下可促进大部分异味化合物的分解,净化效率高,近年来在制药、农药、化工、工业废水处理尾气等行业得到了大量应用,被评为2016年度国家重点环保实用技术示范工程项目。

3.6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有机物使用和排放量是VOCs减排控制的发展趋势

对于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治理,首先应该从污染源头进行控制,减少生产工艺中VOCs的排放量。主要包括变更原材料,使用低污染的原材料取代高污染原材料;改善生产操作条件,降低有机物的无组织逸散;采用新工艺,尽量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限制污染物的产生。采取源头治理,改变粗放型的生产工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VOCs的排放,降低末端治理负荷。

随着VOCs污染排放控制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体系的逐步建立,进行末端治理的代价提高,特别是VOCs排污收费制度的实施和排放标准的逐步加严,倒逼企业开始注重清洁生产工艺的提升,从源头上减少VOCs的使用量和排放量。特别是在涉及到喷涂(涂料的使用行业)、包装印刷(油墨和胶黏剂的适用行业)、胶黏(胶黏剂的使用行业)和清洗(清洗剂的使用行业)等工艺的行业,尤其需要从源头减排做起,这也是西方国家VOCs治理的经验。近年来在汽车制造行业开始大面积推广使用水性涂料,VOCs的排放大大减少,末端治理成本也随之大大降低;集装箱、造船等行业也在探索使用水性涂料;在包装印刷行业的复合膜制造过程中,开始大量推广无溶剂复合技术,在印刷过程中开始推广无苯无酮和单一溶剂油墨,可以大大降低末端治理的成本;在纺织涂布行业中大大减少了使用溶剂的种类,便于溶剂的回收利用,使治理成本大大降低;制定淘汰目录,在工业生产的清洗工艺过程中限制使用高毒性、高污染的清洗剂。

4.2016年市场特点及重要动态

VOCs的减排和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末端治理设施建设和检测/监测/监管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要实现VOCs的减排必须从以上诸多方面入手,由此所派生的治理市场可以划分为以下四部分:

4.1源头减排市场

在很多行业首先是提高清洁生产水平,从源头上实现VOCs的减排。涉及到对企业的提质改造,包括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的更改与改进。如汽车和家具生产行业喷涂生产线的改造,换用水性涂料和低VOCs含量的涂料;包装印刷行业复合与印刷生产工艺改进,换用水性油墨和水性胶黏剂等。从短期来看,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的更改与改进投入大;但从长期来看,很多行业可以借此促进产业升级,大幅度降低VOCs的排放,减少VOCs的末端治理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VOCs减排的潜力来看,由于目前我国很多行业尚处于粗放型生产阶段,源头减排的潜力巨大,由此催生的环保型原材料,如涂料、油墨、胶黏剂、清洗剂等的市场需求巨大。

4.2末端治理市场

VOCs的排放所涉及的行业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涉及到VOCs排放的工业行业至少在120个以上(按照工业行业分类表进行统计),其中年排放量在1万吨以上的行业有50个以上,有的行业如包装印刷行业甚至超过100万吨。除了通过源头替代减排以外,大部分的污染源需要进行末端治理。除了工业源以外,尚有大量的生活源,如餐饮油烟、汽车维修(4S店)、加油站、垃圾转运与处理等所产生的VOCs和异味源也需要进行治理。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VOCs污染企业的源清单(个别地区和城市除外),对VOCs治理市场难以进行准确的预测,从目前一些金融机构所做的分析来看,“十三五”期间VOCs末端治理市场每年将达到600亿元左右。

4.3VOCs检测/监测市场

VOCs的种类多(最为常见的有200多种),涉及到的行业和企业数量多,排放条件复杂,监管非常困难,检测/监测已经成为目前制约VOCs治理的一个关键问题,从长远来看,VOCs检测/监测市场需求巨大。VOCs检测/监测市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对污染源的常规检测

污染源的常规检测主要是为污染治理设备的选择与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也是为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服务。在石化与化工行业,对于无组织排放的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工作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通常都是由第三方负责完成,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第三方服务公司在从事检测服务工作,由于检测项目多,通常检测周期较长,检测费用高。

(2)污染源的在线检测装置

为了对污染源进行有效的监管,工业固定源(特别是较大型的污染源)的在线检测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目前天津市和上海市已经明确规定了VOCs污染源的在线检测要求,其他地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已经增加了在线检测的要求。对于一般污染源,可以只考虑非甲烷总烃的检测,检测设备费用较低,约需要20万元;但对于苯系物等控制要求较高的污染因子,除了对非甲烷总烃的检测要求外,还需要对特殊污染因子进行检测,检测设备的投入较高,可能需要50万~100万元。考虑到VOCs污染源的数量众多,在线监测设备的需求量非常大。如上海市规定排风量达到1万m3/h的污染源必须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污染企业数量在2000家以上,如果只考虑非甲烷总烃的检测设备费用就需要4亿元。实

际上一家企业可能有多个监测点,如果再考虑对特征污染因子的检测,实际检测设备的投入要远超过4亿元。

(3)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建设

之前大部分地区在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建设时未考虑VOCs的检测,目前很多地区在常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中已经开始考虑增加总VOCs和非甲烷总烃检测项目,需要对检测装置进行改造,增加相应的检测设备。为了更好地管控区域空气质量,目前在制造业园区(化工园区)开始建设或增加检测站点或移动式检测装置,对VOCs检测/监测设备的需求非常大。

4.4VOCs治理的服务市场

由于我国VOCs治理工作起步较晚,第三方服务市场目前尚未形成规模,但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第三方服务将成为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

(1)VOCs治理的咨询和培训业务近年来逐渐兴起

VOCs的治理技术体系非常复杂,治理技术的合理选择是困扰业主单位的一个主要问题。很多企业由于技术选择不当,治理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造成重复投资的问题非常突出。因此,VOCs治理的咨询和培训业务近年来逐渐兴起,主要是为企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以及为政府部门的VOCs治理进行总体规划/策划等。

(2)治理设施的第三方运营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通常VOCs治理设施的运营专业性要求很高,业主单位缺乏相应的运营方面的人才,由第三方负责运营可以更好地保障运行效果,目前的国家政策也提倡由第三方运营服务。此外,对于VOCs排放集中区域/园区中VOCs的治理,如溶剂的集中提纯回收、活性炭的集中再生等,涉及到溶剂提纯基地和活性炭再生基地的建设,也需要由第三方来负责管理和运行工作。第三方运营服务将会成为今后VOCs治理的发展趋势。

5.有机废气治理行业主要骨干企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从事VOCs治理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福建、天津和北京等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来开始向全国发展,中西部地区如河北、重庆、湖北、湖南等省市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立了大量的从事VOCs治理的工程公司、检测机构和服务公司。按照技术类型粗略地对一些治理企业进行如下划分:

吸附(回收)技术:广州黑马科技有限公司、泉州天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利邦环境工程公司、武汉旭日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石家庄天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洛阳天宝环保科技公司、清本环保工程(杭州)有限公司、北京明泰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申榕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广州恒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

吸附与催化/焚烧技术:北京绿创环保集团、上海东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怡森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彩虹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先河正源环境治理技术公司、淄博宝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中机工程(西安)启源公司、可迪尔空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

焚烧、燃烧技术:恩国环保企业公司、扬州恒通环保科技公司、科迈科(杭州)环保设备公司、苏州苏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皓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

低温等离子体、光解、光催化技术:山东派力迪环保工程公司、宁波东方兴达环保设备公司、北京大华铭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易柯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新天地(合肥)环保科技公司、广州紫光公司等。

生物技术:青岛金海晟环保设备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广东南方环保生物科技公司、江苏朗逸环保公司、东莞市博大环保科技公司等。

综合性技术公司: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嘉园环保有限公司、上海梅思泰克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公司、北京首创博桑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安居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油气回收技术: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公司、大连欧科膜技术工程公司等。

油烟净化技术:波东方兴达环保设备公司、上海昊元净之王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广州郎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

功能材料企业:宁夏华辉活性炭公司、江苏苏通碳纤维有限公司、淄博正轩功能材料公司、景德镇佳奕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凯明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新华化工有限公司、淄博鹏达环保公司、昆明贵研有限公司等。

6.有机废气治理行业企业的国内竞争力状况

西方国家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开始重视VOCs的治理与减排工作,相关的治理与减排技术,如吸附回收技术、吸附浓缩技术、催化燃烧技术、高温焚烧技术、生物技术以及相关的清洁生产技术同时得到了开发与应用,经过长期的应用与不断地改进提高,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国内的VOCs治理工作虽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在逐步开展,并开发了一些实用的治理技术,但由于在国家层面上对VOCs的治理工作尚没有强制要求,没有系统地组织进行相关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储备。进入“十二五”后,我国VOCs治理技术的开发工作开始加速,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的推动,我国VOCs的整体治理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竞争力也得到了一定提升,和国外先进治理技术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活性炭(活性碳纤维)吸附回收技术是目前溶剂回收的主流技术。由于溶剂回收通常具有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国内开展的研究工作较早。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引进日本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进提高,目前在颗粒活性炭吸附、水蒸汽再生工艺以及颗粒活性炭吸附、氮气保护再生工艺方面的总体技术水平已经和国际接轨。因此,目前在工业废气溶剂回收方面,国内企业占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在采用颗粒活性炭吸附、降压(真空)解吸油气回收方面,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在2006年左右率先引进了国外技术,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大连欧科膜技术工程公司等近年来也自主开发了相关的油气回收技术。以上公司占了我国油气回收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在核心吸附材料(油气回收用活性炭)的开发应用方面明显滞后,目前还主要依赖国外产品。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制造、包装印刷、化学化工等行业低浓度大风量VOCs治理的主流技术,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旋转式沸石转轮的销售量预计在300台/套以上,主要使用的是日本和美国的产品。广州黑马和青岛华世杰等公司也开发了相关技术,总体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占据了部分市场份额。其他的一些大型企业和研究机构正在加紧进行该技术的开发工作,在核心吸附材料分子筛的开发方面已取得了进展。

蓄热式焚烧技术(RTO)和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RCO)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是目前中低浓度VOCs治理的主流技术。除了加拿大科迈科较早进入我国市场外,近年来国外的其他公司采用建立独资公司、合资公司和技术支持引进等形式也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如恩国、杜尔以及韩国、日本的一些企业等,占据了我国如石化、汽车制造等一些高端市场。国内一些企业的技术水平近年来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如扬州恒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电联瑞玛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等,也占据了很大的国内市场份额。

生物技术应用于VOCs的治理,特别是用于恶臭异味的治理在国外已经有了近五十年的历史,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国外的低浓度VOCs治理中占比较高。国内生物技术用于VOCs和恶臭异味治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在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有大量的工程公司从事生物技术VOCs治理工作,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与国外的公司相比,主要在生物菌种的开发方面和总体净化工艺设计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在一些大型治理工程上缺乏设计经验。

解决恶臭异味扰民问题是近年来政府部门主抓的重点。由于市场需求巨大,国内企业开发了以解决异味净化为主要目的的一些治理技术,如低温等离子体破坏技术、光催化和光氧化技术、低温(常温)催化氧化技术以及一些组合净化技术。目前有大量的工程公司从事以上一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也有众多的研究机构针对以上技术在进行相关研究工作。总体来讲这些治理技术对于恶臭异味都有一定的净化效果,随着近年来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适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特别是与之相关的一些组合或协同治理技术的发展较快,提高了净化效率。

推荐文章
广告条C2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定制 定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