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保研究网PC版PC版 全球环保研究网手机版手机版
免费服务热线:400-6556-258

全球环保研究网

我国村镇垃圾处理挑战与对策(4)

时间:2017-09-28 13:59来源:www.gepresearch.com 作者:《环境保护》 点击:
【摘要】本文章总结了我国村镇垃圾的组成与特点,梳理出村镇垃圾处理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现有村镇垃圾处理现状,从污染监管、基础设施建设、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村镇垃圾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我国村镇垃圾处理对策与建议

  发达国家对村镇垃圾的治理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专门机构对村镇垃圾进行集中收运与处理。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将村镇垃圾处理方式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减量分类。但是,我国村镇发展水平和垃圾的特点决定了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模式不能直接借用。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针对村镇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区开展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村镇垃圾处理模式,源头分类收集后对生活垃圾与其他有机废弃物采用简易共处理技术等。但是,从长远看,应针对村镇垃圾建立成本低、污染少、可持续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协同技术和模式,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无害化和资源化相互促进的方式提高村镇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水平。

  明确目标定位 建立健全村镇垃圾污染监管网络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村镇垃圾污染有其独特性、地域性、复杂性。因此,需深入开展村镇垃圾污染调查,在现有调查基础上,以农业生产型垃圾、村镇生活垃圾及城乡转嫁型垃圾/乡镇垃圾为防治重点,开展村镇垃圾污染状况详查。掌握重点村镇企业、乡镇生活废物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与城市转移污染的分布情况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制定详查总体方案和技术规程,开展技术分类指导、分区监督检查。

  在此工作基础上,建立村镇垃圾二次污染监测和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监控网络体系和预警应急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村镇垃圾污染防治的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

  强化垃圾收运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创新型垃圾处理模式投入

  全国4万多个乡镇、约60万个行政村,绝大多数缺乏必要的环保基础设施。与此同时,中国村镇环境复杂,布局分散,目前虽有成熟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设备,但无法针对性的解决复杂的村镇垃圾问题。

  因此,面对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型污染和城乡转嫁型污染,以及固体原生污染的再升级,需要加强村镇基础环卫、垃圾收运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并建设一批适合村镇的、相对完善的、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固体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使得村镇生活垃圾、禽畜养殖废弃物与青贮秸秆等得到妥善处理,注重清洁化生产、资源化利用、无害化的垃圾处理技术装备的投入与应用,保障治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构建村镇垃圾处理长效机制 加强农民环保意识

  按照区域管理方式,明确各相关执法部门的职责与要务,将村镇垃圾治理纳入当地政府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同时,以“以奖促治”政策为主线,贯彻“以创促治”的生态示范村建设,推进“以减促治”的村镇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机制的创新与量化。加强当地环保部门对村镇企业的垃圾污染监管,对企业偷排、超排行为,依法查处。同时,加强对农民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监督,鼓励其检举和揭发环境违法行为,积极运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元化教育形式提高公众垃圾处理意识。点击查看全球环保研究网首页

推荐文章
广告条C2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定制 定制 顶部 顶部